【聯合報╱記者曹馥年/即時報導】 2011.02.11 09:19 pm
隨著生活壓力與日俱增,憂鬱癥已是現代文明病。醫師表示,治療憂鬱癥,除了服用抗憂鬱藥物,食療也有不錯輔助效果。乳酪、香蕉、深海魚類、雜糧麵包等,都有平復心情、緩解憂鬱功效。
嘉義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許哲華指出,憂鬱癥患者的腦部處於慢性發炎狀態,部分食物能抑制發炎、穩定神經系統,建議患者攝取。例如深海魚含Omega 3多元不飽合脂肪酸,能維護神經功能、抑制過度發炎反應。攝取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抗氧化,減少慢性發炎,穩定情緒。含鈣食物能安定神經和情緒,深綠色蔬菜等含鎂食物可降低幻聽、幻視。
乳酪、香蕉、馬鈴薯、豆腐、堅果等含有色氨酸,能增加大腦中的血清素含量,穩定情緒。小麥、小米、雜糧麵包、五穀饅頭、胚芽米、薏仁、瘦肉等含維他命B群,也可穩定神經系統,減少焦慮。
但許哲華強調,由於食物用量較難精確化,必要時,仍以抗憂鬱劑為優先